close

日本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清甲午戰爭清朝政府戰敗之後,隔年二十九年(1896)「乙未割臺」取得臺灣。然而自澳底登陸後一路往南,過了現今濁水溪入當今雲林縣境之際卻引發一連串雲林當地民軍風起雲湧的反抗。


 


因而在同一年終於爆發,史稱「雲林大屠殺」的慘案,事後根據當時軍旅和斗六廳轄下統計各街莊聚落戶數,根據﹝清佚名 編,日本大正八年(1919)寫本影印﹞之《雲林沿革史》一書,基本上所記載街庄戶數,乃是指「明治30年之際所調查,罹災地名、戶數。只是部份裡頭記載的聚落現在則是位於今南投縣境內;再不然,便如檨仔坑、照安寮、溪仔底、南勢坑、北勢坑等,一旦湖山水庫興築完工蓄水之後,一切歷史現場遺跡將從此消失不見。


 


此種情況,正如同斗六市民當年一再脅迫雲林縣府,要求將社口公墓遷移,但如此之作為可說將斗六最早歷史發源地給徹底消滅。因為社口公墓實際上層層堆疊者可說是雲林縣上自遠古史前遺跡,乃至於四五百年前南島原住民族賴以居住的範圍。爾後到了明鄭時期,更是渡臺漢人開發時間相當早的區域,之後又歷經了清領時期因林爽文、戴潮春等大小民變事件的攻擊,該區域就如同臺南市的『南山公墓』般,猶如臺灣島開拓歷史的縮影;但是兩相對照,境遇大不相同。


 


當年的「雲林大屠殺」,暨後來的『斗六廳誘降歸順式大屠殺』是一前一後發生;雖然後代人們通稱為「雲林大屠殺」,但實際上市有相當差異的。因此爾後學術界在進行研究探討方便通常會在內文加以闡述。


 


當年此一慘案甚至後來還驚動了一次大戰後所成立的「國際聯盟」(以下簡稱「國聯」),因為臺灣總督府為有效鎮壓雲林當時的反抗勢力,卻又苦於對新環境的不熟悉,且斗六廳週邊的九芎林內、庵古坑一帶又多為山地丘陵,許多民兵採取游擊戰、伏擊的方式,於是總督府混成旅團竟下令動用當時國聯要求國際社會不得使用的毒氣彈。


 


然則整體「雲林大屠殺」導火線和日軍之所以有辦法有效掌控當時雲林週邊區域的環境,除了原先日人早已覬覦臺灣許久,進行多項的調查和土地測量各方面之外;當年的屠殺慘案若真要追究起來,相當大的因數是自己臺灣人出賣自己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volang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